当Lafa遇见LAFA:破圈对话探索中国汽车设计新方向

当 Lafa 遇见LAFA:一场汽车设计与艺术的共鸣

零跑汽车在慕尼黑车展上发布的全新个性战略车型,以“Lafa5”为名;鲁迅美术学院(LAFA)作为国内顶尖艺术院校,在工业设计领域积淀深厚;当“Lafa”与“LAFA”不期而遇,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巧合,更是设计实践与艺术理念的深度契合。

Section image

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赵璐教授致辞

活动现场,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赵璐教授回顾了中国汽车72年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中国汽车设计已从追随国际潮流,逐步转向立足文化自信的独立、多元表达。

但如何通过设计让汽车成为用户自我表达的载体,仍是当前车企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课题。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丁剑教授表示,“造车者需要主动理解并融入用车者的表达需求,实现真正的人车共创。车不止于交通工具,更是每个人自我的延伸。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先生致辞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先生致辞

在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体系中,汽车不只是满足出行需求,还被赋予了更多属性。正如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先生所言:“车不仅仅是满足使用需求和情绪价值的陪伴者,也是车主多面人生的表达者”。零跑Lafa5从艺术美学中汲取理论养分,历经严密的工程测算,打造出年轻化的运动造型,满足用户的自我表达需求,成为许多人心动的“人生Dream Car”。

在中国美术学院交通工具设计研究院院长 James Hope 教授看来,零跑的设计兼具运动感和时尚感,精准切中年轻一代对情感认同与身份标识的内在渴求,使零跑Lafa5成为用户自我表达的象征。这也解释了为何该车型在慕尼黑国际车展首次亮相,便能赢得全球年轻群体的关注与喜爱。

有个性但不小众:定义中国汽车设计新方向

Section image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丁剑教授致辞

在主题分享环节,丁剑教授提出,中国汽车工业设计自1953年起步,从“为需求而设计”发展到“为生活而设计”,现在进入到“为满足用户自我表达而设计”的新阶段。零跑Lafa5正是中国汽车设计在满足用户自我表达这一趋势下的新探索、新方向,它以科技自然美学为设计语言,在审美共识中寻找自我表达的空间。

Section image

零跑汽车造型设计部总经理虞舒悦致辞

零跑汽车造型设计部总经理虞舒悦女士表示,零跑希望通过 “科技自然美学”,实现用设计将幸福具象化的终极设计愿景。在她看来,“纯粹、向上、愉悦”是设计对于幸福的表达。因此,以“纯粹、向上、愉悦”为设计基因,零跑打造了Lafa5这台专属年轻人的Dream Car,它与悦己个性的乐活青年“一拍即合”,在解决基础需求的同时提供满足自我表达的情绪价值。

Section image

Lafa5内饰的纯粹是理性的:通过科学的数字设计手法,用N=3的拉梅曲线规范弧度和圆角,让所有几何形体都圆润、亲和、富有生命力,不仅让内饰整洁而有秩序感,还通过镂空、悬浮的设计演绎出生动的造型风格,为用户带来更多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为追求运动感,Lafa5统一采用黑化哑光枪灰镀铬饰件,视觉感受上更加战斗,彰显品质与调性;同时大面积运用软包,保证驾乘的舒适性,消除“运动=不舒适”的固有认知。

Lafa5还采用了全新的撞色搭配设计:基础款提供速域紫与驰影灰2种配色,座椅打孔设计取自经典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元素,充满年轻活力。高配款采用竞速灰配色,顶棚与座椅使用更高级的真皮与仿麂皮超纤绒,座椅上压印了延伸赛道图形与Lafa5手写字体,彰显运动感与格调。

零跑认为设计的过程就是在与用户交朋友,希望与年轻用户构建共创共享、相互成长、双向奔赴的关系。在Lafa5的设计过程中,团队从洞洞板的可拓展理念出发,先解决IP零动中环的可靠性与气囊爆破风险的问题,并提供拓展配件让年轻用户深度参与产品共创,打造每个人独一无二的Lafa5。

Section image

零跑Lafa5的外饰是感性的纯粹,以简洁的设计凸显出丰沛的生命力。正面看去,三段式设计的大灯、澎湃张力机盖、同级唯一无框车门、同级最宽的1880MM的车身……带给使用者纯粹、向上的愉悦感受;车身侧面,则以61.4°大倾角前风挡、飞驰弯道曲面腰线及短前后悬设计,勾勒蓄势待发的俯冲姿态,使整车有超高颜值的同时,又彰显时尚态度与潮流质感。

零跑Lafa5所倡导的“满足用户自我表达”的理念,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在圆桌互动环节,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曹伟智教授表示,用户需求是产品设计的根本,在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自我表达与情绪价值方面,零跑Lafa5处于领先趋势。

Section image

圆桌会议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王涛教授指出,当代年轻人专注悦己与自我需求,企业唯有尊重并回应这种需求,才能为消费者创造实现自我的可能,甚至与之共同创造真实价值。Lafa5正是通过深度融合品牌基因,基于对社会、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进行设计,使车辆成为用户生活态度与自我表达的载体。

吉林大学车身工程系主任兰巍教授则强调了汽车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意义,她认为, Lafa5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共情,这让它不仅有设计的高度,更有设计的温度,引起年轻人的广泛共鸣。

真正好的设计不应是固定的,而应是可被用户塑造的。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进一步强调,“世界上没有两辆完全相同的Lafa5,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Lafa。”

Section image

从左到右依次为:广告人文化副总裁、创意星球网董事副总经理 董颖;中国美术学院交通工具设计研究院院长 James Hope;零跑汽车造型设计部总经理 虞舒悦;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 曹力;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曹伟智;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 王涛;吉林大学车身工程系主任、教授 兰巍

目前,已经有许多用户正在用他们的创意与 Lafa5 进行趣味共创,设计专属于自己的Lafa5。为延续Lafa5的共创理念,活动现场,零跑汽车与鲁美等院校代表以及创意星球网共同发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Lafa”共创计划。该计划将进一步与国内一流设计类高校合作,面向全国具有创意思维和内容创作能力的青年群体,广泛征集共创作品,共同打造每个人专属的Lafa5。

Section image

1953年,中国汽车工业自东北起步,从学习国际经验到探索自主设计,走过了一条从趋同到多元的漫长道路。72年后,同样在这片承载着工业记忆的土地上,零跑Lafa5与LAFA相遇,成为了中国汽车设计走向自信与成熟的有力注脚。

随着“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Lafa”共创计划的启动,零跑Lafa5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期待零跑Lafa5与更多热爱艺术的用户一起,共同打造“人生Dream Car”,也为中国汽车如何与用户共同构建更具人文温度的出行未来,带来新的灵感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