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AAID银发设计工作坊群 | 介绍

BUAAID Sliver-haired Design Workshop | Introduction

· 2025设计马拉松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工作坊报名表填写:https://bift.mike-x.com/1O8Cu

扫码进群: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延迟退休背景下的包容性工作场所设计

Section image

背景:为了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在未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持续工作,已有的工作环境没有考虑老年人的生理条件和需求,无法支持老年人充分发挥价值。本课题将探索老年人对工作场所的需求,通过工作机制(制度设计)、办公空间、办公产品、人力支持服务等设计创新改善工作场所的包容性。

Backgroun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fully develop and utilize human resources,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assed a deci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gradual delay in the statutory retirement age. In the future, more and more elderly people will continue to work, and the existing working environment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and needs of the elderly, and cannot support the elderly to give full value. This project will explore the needs of older people for the workplace and improve workplace inclusion through design innovations such as work mechanisms (system design), office space, office products, and human support services.

目标:理解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不同职业的工作要求,调研发现现有职场的排斥性因素,提出可支持老年人持续工作和发挥价值的工作机制和场所设计提案。

关键词:延迟退休

成果产出:产品设计 | 交互设计 | 空间设计 | 银发设计 | 服务设计

· 适合老年人的工作机制和服务设计(如促进职场中的代际交流)

· 老年工作空间设计

· 老年人办公智能产品设计

· 提升老年人工作幸福感的体验设计

授课语言: 中文

上课平台: 腾讯会议、MS Team

学员能力要求:三维建模 + 数字化交互工具 + 调研分析 + 视觉排版

Section image

责任导师:董玉妹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副教授

同济大学博士,DESIS Lab、服务与体验设计研究团队成员,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老龄化设计 | 包容性设计 | 服务设计 | 社会创新

Section image

共创积极老龄——从被动到主动

Section image

背景:传统的老龄化设计往往采取被动应对:问题出现后再去补救,例如在身体机能退化后才配备辅助设备,在孤独发生后才尝试增加陪伴。这种“事后补救”模式不仅难以及时满足需求,也容易加重医疗和社会资源的压力。“从被动到主动” 则意味着转变思路:通过设计提前介入,以预防、赋能和创造为核心,让老年人能够主动规划生活、建立社交连接、保持感官活力并释放创造力。主动的方式不仅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福祉,还能显著减少未来对医疗和社会资源的依赖,是应对全球老龄化挑战的必然之路。

本次工作坊将以「积极老龄」 「提前介入」 「拥抱技术」为三个核心价值,要强参与者通过全新的视角探索积极老龄的未来。参与者可以从以下方向进行设计(亦可自行探索符合主题的设计方向):

① 帮助老年人对抗孤独:以设计为手段,建立有意义、可持续的社会连接;

释放老年人的创意: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案的辅助,释放老年人在写作、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创意,提升老年人福祉;

③ 创新的多感官交互:充分调动用户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能力,延缓感官退化,提升生活质量;

设计下一代感官增强方案:例如下一代助听器,以更为人性化、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调动用户使用,提前介入老龄化过程。

This workshop will focus on the three core values of "Active Aging", "Early Intervention" and "Embracing Technology", and will encourage participants to explore the future of active aging through a new perspective. Participants can design from the following directions (or explore design directions that fit the theme on their own):

① Helping older people fight loneliness: designing as a means to build meaningful, sustainable social connections;
Unleash the creativity of the elderly: Through the assist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technical solutions, release the creativity of the elderly in writing, music, art, etc., and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nnovative multi-sensory interaction: fully mobilize the user's vision, hearing, smell, taste and touch abilities, delay sensory deterior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Design next-generation sensory enhancement solutions: For example, next-generation hearing aids can mobilize users in a more user-friendly and attractive way to intervene in the aging process in advance.

目标:

一、思维范式转型: 激发参与者突破对老龄化的刻板印象,深刻理解“提前介入”对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核心价值,实践以“预防、赋能、创造”的设计思维。

二、技术的人本应用: 聚焦人工智能、多感官交互、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探索如何以温暖、易用、非病耻感(stigmatizing) 的方式将其转化为赋能老年人的工具,而非冰冷的功能性产品。

三、产出概念设计方案: 发展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及可持续性的设计概念/原型或商业模式。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 包容性设计 | 设计赋能

成果产出:视觉设计 | 产品设计 | 交互设计 | 时尚设计 | 银发设计 | 服务设计

· 创新的设计概念与原型: 每个团队将提交一个完整的“主动式”老龄化设计解决方案。这可能是一个实体产品、一项数字服务、一个社区活动模式或一套系统设计。原型形式可以是数字交互 Demo、实体模型、服务蓝图或体验视频。导师团队将跟进具有深入设计的方案并提供持续指导和资源协助。

· 关于积极老龄化设计的洞察: 汇总工作坊中产生的关键设计原则、技术应用伦理思考以及未来机遇,形成可公开发布的文件,旨在影响更广泛的设计与科技社群,推动老龄化设计范式的转变。

授课语言: 中文

上课平台: 腾讯会议、飞书会议、MS Team

学员能力要求:三维建模 + 数字化交互工具 + 调研分析 + 视觉排版

Section image

责任导师:宁维宁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设计学院讲师

剑桥大学博士,现任Design Research Society包容性设计特殊兴趣小组共同召集人

主持并参与多项由British Council和UKRI等资助的跨学科与国际合作研究

包容性设计 | 主动老龄化 | 人工智能 | 社会联结

主办单位 / Hosts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设计学会

指导单位 / Advisors

北京国际设计周

支持单位 / Supports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ICCSD)

承办 / Organizer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发起单位(排名不分前后) / Initiating Organizations

嘉德文库

腾讯天美工作室

百度AI技术生态

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ICMA)

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NIIA)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

天津泰达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蓝星球科幻电影周

亚洲设计周(ADW)

优酷设计中心

中国纺织出版社

虚拟设计教育论坛(VDF)

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CEIDA)

Foffy’s Wonderland

乐家北京艺术廊(ROCA GALLERY)

杭州向村乡创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院校(排名不分前后) / Co-hosting Schools

澳门城市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常州大学

江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传媒学院

昆明城市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美国普渡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四川大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台湾中原大学

台湾大叶大学

天津美术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湘南学院

湘潭大学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

美国普渡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

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

英国白金汉郡新大学

西班牙赫罗纳大学

奥地利林茨艺术大学

韩国国立全南大学

韩国国民大学

韩国祥明大学

韩国庆熙大学

马来西亚双威大学

赛事合作伙伴(排名不分前后) / Competion Partners

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IIDA未来设计师国际创新设计奖

NDTC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新物种”科学素养与想象力开发者大赛

亚洲新锐艺术与设计大奖

蓝星球科幻电影周

媒体支持(排名不分前后) / Media Supports

中新网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凤凰网青春BANG

京彩台湾

穿针引线

设计史论

视觉同盟

美啊

最设计

设计赛

时尚学理论

时尚海绵

信息与交互设计IIDC

设计DESIGN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华服志

学术委员会主任 / Academic Chair

贾荣林 北京服装学院校长

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 / Academic Active Chair

詹炳宏 北京服装学院副校长

学术委员 / Academic Member

车飞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张倩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宋晓薇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彭璐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

王薇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常炜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丁肇辰 北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李政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艺术系主任

郭晓晔 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

熊红云 北京服装学院新媒体系主任

李若岩 北京服装学院动画专业负责人

咨询委员 / Advisory Committee

赵璐 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

何宇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张利 美国普渡⼤学终⾝教授

杨溟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

郭羿承 艺奇文创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

亓梦婕 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副主席

蒋治平 天津泰达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易介中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文化和旅游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

林子杰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国际设计学院院长

陈嘉嘉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

杨一帆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余春娜 天津美术学院影视与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

王旭东 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办公室主任

罗竞杰 上海东华大学服装系主任

余一萌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时装方向召集人

刘源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

汪晓春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

宋懿 北京服装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副教授

黄文宗 台湾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系副教授

马官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字媒体系讲师

联合发起人 / Co-Sponsor

赵璐 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

杨溟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

张利 美国普渡大学终身教授

陈嘉嘉 教授博导、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

林子杰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国际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郭羿承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

刘源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亓梦婕 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ICMA)副主席

马官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讲师

张金泉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负责人

王涛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虚拟时尚教学部负责人

设计马拉松总策划 / General Chair

丁肇辰 北京服装学院新媒体系主任

设计马拉松组委会执行秘书 / Executive Secretary

张嘉琦

设计马拉松组委会项目组负责人 / Project Leader

丁炜航、范家辉、卢秋安、潘苗

设计马拉松组委会项目组员 / Project Member

辛佰齐、杨瑾源、赵恺文、张梦男、于越、刘莉莹、严妍、彭汉婷、梁佩琦、乜可昕、洪秋实

Section image

北京服装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